第二千二百六十九章(3 / 5)
舟。很快各地就预备妥当,行宫园林焕然一新,数千艘新簇簇的龙舟泊满河道,旱路水路通州达府,乾隆玩得十分开心。和?自己没掏一文,就将事情办得妥妥当当。那下面这些盐商,官员们的钱会白花吗?当然不会,盐商有了
而政府的许可,可以赚更多钱的回来,官员们虽然出了些钱,但可以从老百姓那里加倍搜刮回来。至于和?自己嘛,获利自然最多,成为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贪官。那乾隆知不知道和?是一个贪官呢?当然是知道的,甘肃冒赈
案,仅仅因为一些蛛丝马迹,乾隆就顺藤摸瓜,查出了一众贪官污吏,其精明是有目共睹的。乾隆之所以不治理和?,因为和?让他舒服啊。
其实皇帝虽说是天子,但他也是人,一个和大众一样有着七情六欲的人,他有着害怕,有着虚荣,自然也就有人变着花样的来满足他。
北宋时期,辽宋战火不断。1004年,辽军大举南侵,大宋危急。关键时刻,宰相寇准力请真宗亲征,真宗心里十分胆怯,但还是勉强同意。辽宋大军作战的地点在澶州,城池被黄河分为南城和北城,宋真宗到了南城之后,
不敢过河。寇准几乎是挟持着宋真宗过了河。宋真宗的到来,鼓舞了军心,宋军最终取得了胜利,与辽签订了合约。但真宗对寇准有多少好感?也许在军事成功享受荣誉的那一刻,真宗对寇准还是很感激的。过了之后,也再无好
感,毕竟拿自己性命作赌注的大臣,不要也罢。
再王钦若是怎么做的。
澶渊之盟后,王钦若抓住机会,向真宗建议泰山封禅。真宗听了之后,多少有些心动,但多少还是觉得自己的功绩差了点。王钦若又去说服宰相王旦,又想办法制造了“天书”,以示封禅是上天的意思。接着,由王旦牵头,动
员了文武百官、藩夷僧道及寿父老等二万四千三百余人,连续五次联名上表请求赵恒封禅。真宗最终“顺应民心”进行了浩大的泰山封禅仪式。你说,宋真宗是喜欢把自己推往军事最前线的寇准,还是喜欢把自己推上泰山封禅的
王钦若呢?
奸臣懂得察言观色,遵从皇帝的意愿,维护了皇帝的威严。其实皇帝心里是非常清楚的,在朝堂之中,奸臣和贤臣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两者之间相互争斗,也是皇帝的制约手段,因为如果谁对皇帝不忠心,他们就会互相揭
发,这就是皇帝的帝王手段。然后,皇帝之所以喜欢亲近奸臣,是因为奸臣在朝堂中,不但懂得察言观色,而且更懂得如何取悦皇帝的欢心,因此皇帝对于忠臣更喜欢奸臣。例如,皇帝下旨修建宫殿,忠臣马上就站出来反对,说
一些关于劳民伤财等等的话,皇帝一下子就没有了威严,宫殿还修不修呢?然而奸臣就会看准时机,遵从皇帝的意愿,坚决维护皇帝的威严。其实皇帝讨厌的,并不是所有的忠臣,只是那些反对他的人,尤其是公开忤逆自己意愿
的,不知变通的人。
其次,奸臣是皇帝最好的背锅侠。因为在历朝历代之中,都会有权臣的存在。例如,老皇帝驾崩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