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九十四章(1 / 5)

加入书签

    很久以前神盾局就对凯为什么能够和那些远古文明保持良好的关系感兴趣,甚至不止一次试图打探这其中的秘密。

    可惜......没等他们真的做什么。神盾局就泥了。

    到了后来,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参与的事情,也越来越大,导致所有人都投鼠忌器,压根没办法真的探寻凯的秘密。

    在很多人看来,凯简直就是最大的买办。

    他之所以能够逍遥至今,就是因为他可以狐假虎威。虽然他们也不明白,地球有什么东西可出卖的。

    但对于他们来说,不让他们触碰的利益,就相当于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不是买办是什么?

    为什么买办可恶?

    从买办的词源来讲,本身应该是中性的,可以理解为管家、经理、执行人等不含贬义的词汇。但由于买办在晚清时特殊的阶级属性,加上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所作所为,却让这个词充满了负面意义。最初的买办,从事的主要

    是外国商船、商馆的食材、物料等代购事宜,也就是拿着工资干活,本身并没有什么权力,甚至一开始还被人鄙视,社会地位低下。但这也需要买办们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尤其是外语沟通能力,而在晚清能够担此重任的,只有

    沿海地区较为开明的知识分子阶层才能够胜任。而且由于涉及“邦交大事”,买办需要清政府的特别批准才能从事,在这种情况下,买办又多了一层官方属性,这就让他们有了一定的权力光环。虽然买办本身一开始并没有什么资

    本,但随着拥有外国资本和朝廷权力的两面背书,以及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双重身份,他们作为中外沟通仅有的“桥梁”,大量的资产财富交易都需要经过他们之手,这其间就产生了大量的灰色寻租空间。有了这些资源,买办阶层

    开始迅速崛起。后来买办阶层又与官僚、资本家结合在一起,形成“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成为旧中国压迫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之一。由于是替洋人办事,因此他们往往没有民族大义,侵害国家人民的利益,甚至一些基本的

    道德底线也不断被突破。买办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帮凶作用。他们欺压华商、勒索敲诈、偷税走私、贩卖鸦片,甚至从列强向清政府索要的赔款中分得一杯羹。清朝灭亡后,更与军阀、官僚紧

    密结合,严重垄断国家经济,将老百姓敲骨吸髓的同时,少数家族却集中了巨额的财富。

    一些买办不放弃任何获取利益的途径,包括官商勾结、损公肥己。比如买办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吴健彰,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以白银五十万两,捐得苏松太兵备道记名按察使兼江海关(上海海关监督的肥职,后来则为

    私利出卖了海关行政权,导致国家海关行政权彻底丧失。而这只是买卖国的冰山一角而已。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