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四十七章(4 / 5)

加入书签

不一样了,我抓

    过一次,用扫院子的大扫帚疯狂的追赶拍击,老鼠还敢跳起来准备咬我,最终精疲力尽被我拍倒在地时,我拿着它的尾巴拎起来它还不断的调转身体甚至是仰卧起坐嘴里发出吱吱的叫声企图咬我。按理说,我比猫可大多了,为啥

    猫叼着老鼠跟我拽着老鼠,它的反应截然相反呢?

    因为老鼠怕猫是写进了DNA里的,哪怕是一只很小的小猫,比老鼠大不了丁点,但老鼠还是一样怕!

    恐惧是生物自我保护的重要机制,可帮助生物规避潜在的危险,对物种的生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形成的角度来看,恐惧可以分为先天性恐惧和后天习得恐惧(又称条件性恐惧)。老鼠作为小型哺乳动物,是许多食肉动物狩猎的对象,它们对猫,蛇,大鼠的恐惧就属于先天性恐惧。可能是那些能够识别猫,并主动选择

    避让的老鼠,存活的概率更高。于是这种对捕食者的恐惧逐渐被编码进基因中,成为老鼠的一种本能反应。人类的感官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种,但是陆生脊椎动物还普遍存在着第六种,那就是感知外激素的感受

    系统。

    猫的唾液、爪垫、甚至掉下来的毛,都自带“死亡警告气味”。老鼠一闻到这些味道,DNA里祖传的恐惧基因立马启动,满脑子只剩一句话:“完了!祖宗说的吃鼠狂魔来了!”科学家们曾经进行过实验,研究人员将一滴猫尿

    涂在鼠笼角落,原本活蹦乱跳的小鼠突然僵在原地,瞳孔放大、心跳加速,连最爱的奶酪都视而不见。这滴不足0.1毫升的液体,为何能让老鼠瞬间丧失行动力?科学家的显微镜揭示了答案??猫的气味分子早已进化成一套精准

    的“精神核武”,直击老鼠的生存命门。而这套“精神核武”主要包含了“三大恐怖分子”。

    首先是MUP蛋白,它是尿液里的“死亡通知书”。猫尿中富含主要尿蛋白,这类蛋白质是哺乳动物最古老的信息素载体。2000年《科学》杂志的研究发现:专属性恐惧触发器:小鼠嗅到猫MUP后,下丘脑室旁核的C-Fos基因

    (恐惧标记物)表达量激增300%。剂量决定生死:即使将猫尿稀释到百万分之一浓度,仍能引发小鼠僵直反应(2015年《化学生态学》数据)。分子机制:MUP蛋白通过与小鼠犁鼻器中的V2R受体结合,直接激活大脑恐惧中

    枢??杏仁核,形成“闻到即危险”的条件反射。也就说就一泡猫尿就足以支配老鼠来自骨子里的恐惧了。其次是唾液的“猎杀宣言”。猫唾液中特有的含硫氨基酸“Felinine”,在空气中氧化后会产生类似硫磺的刺鼻气味。2010年

    《自然-通讯》研究证实,猫的唾液对老鼠都有着来自于基因的威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跨物种威慑力:将合成Felinine喷洒在实验鼠活动区,其探索行为减少82%,进食量下降57%。

    行为操控大师:接触Felinine的小鼠会主动避开开放区域,选择狭小密闭空间(生存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