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九十一章(2 / 5)

加入书签

常见的五个遗憾。其中有一个是:希望为自己的梦想而活,而不是按照别人的要求生活。

    白岩松也曾说:“一直按别人的期待去活着,就活不好自己的一生。”

    当然,希芙可能没听过这些东西,更加不认识白岩松,但道理是类似的!

    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总是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有个短片,叫做《茉莉的最后一天》。一个叫茉莉的女孩,在一个平常的傍晚,没有征兆地跳楼身亡。父母悲痛欲绝,想不明白这么一个品学兼优、听话懂事的孩子为什么会自杀。茉莉的妈妈决定暗中调查。调查中,女儿自

    杀的真正原因逐渐浮出水面。小时候,茉莉说长大了想当收银员,妈妈说:“真没出息,你应该当会计!”

    长大后,茉莉喜欢文学创作,想去参加自己喜欢的作者签售会,因为害怕妈妈不开心,只能早早赶回家。在妈妈看来,作文考高分没有用,只有学好数学才能有大作为。茉莉的妈妈很优秀,是留学硕士,为了家庭牺牲自己做

    全职太太。她希望女儿能像她一样出色,以便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心愿。活在妈妈对她的期待中,不断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让茉莉日益焦虑,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后,用自杀结束生命。

    尽管是一部教育警示片,有多少人却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小被要求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考高分让家人满意;进入社会,被要求考个好单位让家人有面子,久而久之就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哲人说:“来接受心理咨询辅导的人几乎没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恼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你学会了不辜负他人,唯独辜负了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忽略了内心的感受;因为没有达到别人的期望,陷入无尽的自责;而这些都只会让人带着卑微的姿态,活得战战兢兢。有时候,痛苦的源头,是遵照别人的期待

    而活,却弄丢了真实的自己。

    不要用他人的尺子,丈量自己的人生。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网友小羽,与男友闪婚了。男友是经父母介绍认识,两人彼此不太了解,更谈不上喜欢和爱。因为父母满意,小羽在父母的期待中结了婚。婚后,因为没有感情基础,两人交流不多,丈夫也常常夜不归宿。公婆劝她,等你们

    有孩子就好了。丈夫也说:“早点要个孩子,趁爸妈年轻还可以帮忙照顾。”第二年,小羽又在家人的期待中生下了儿子。没想到,顺应别人的心意,生活却没能让她满意。公婆能帮上的忙不多,丈夫也并没有收心,所有的事情还

    是要靠她一个人。她觉得痛苦不已,时常抱怨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一味地迎合他人,委屈的只有自己。以为满足了别人的期待就能换来感恩和回报,但换来的却是失望和痛苦。生活,不在别人描绘的蓝图里,是在自己的手里。

    想起斯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