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八十六章(3 / 5)

加入书签

行。一句话,刘邦给汉帝国培植了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的土壤。

    类似的事情还有:当初,郦食其第一次拜见刘邦时,刘邦是边洗脚边接见了他。郦食其很生气,现场就批评刘邦没礼貌,并且上纲上线,说刘邦这样的态度对工作,对前途会大有影响。刘邦赶紧以非常正式的礼节接待了郦食

    其。有一次,刘邦酒喝多了,嘲笑儒生随何没一点用,是典型的“腐儒”,随何直接反问:“陛下您当年要是率领步军五万,骑兵五千,能拿下九江王英布吗?”

    刘邦当然知道自己的军事能力几何,他脸一红,“不能”。

    你看,他也没借着酒劲和随何硬抬杠。人家说的对,没办法。陆贾建议刘邦没事多读点书,刘邦直接上头:“老子的天下是在马上打下来的,读那些破书有用吗?”

    陆贾也不客气:“陛下您在马上打的天下,难道也能在马上治吗?”

    当然不能。

    陆贾一口气给刘邦讲了许多历史上因为迷信武力而没有好结果的君主,并且得出一个结论:“秦朝如果在打下天下之后立刻切换为文治的模式,那根本就没陛下你什么事。”

    这批评的也太直接了吧,刘邦当然不高兴。

    但他还是压制着自己的情绪,全盘接受了陆贾的建议。没办法,人家说的对呀。既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那就要有所表示,刘邦交代陆贾将秦国之所以失天下的原因给他总结出来。说实话,汉帝国开国时其实各方面都是继

    承的秦国那一套,包括秦国的法律,也是照抄。而汉帝国之所以后来能够行稳致远越来越强盛,正是因为它不断在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然后不断地改正自己。起点正是刘邦和陆贾的这次谈话。此后,陆贾每写完一篇就赶紧拿给

    刘邦看,刘邦是疯狂点赞,迅速组织大家集体学习。你看,多么得接地气,只要你说的对,有真本事,你骂我都没关系啦。

    实际上这种还可以被归类为礼贤下士。

    更过分都有。

    比如刚刚开国那会儿,群臣喝得酩酊大醉,争论各自的功劳大小,酒精刺激下,有的人拔出剑来,哐哐哐,砍柱子………………

    另外还有刘邦的老爹,直接带着家臣和人在大街上火并。

    总之就是突出一个没规矩。

    阿斯加德前两代国王,都是草莽出生,也不太在乎这个。

    可到了奥丁这里就不行。

    大家都敬畏奥丁,甚至很多时候,畏惧都大于敬意。

    搞的托尔自己也懒得在王宫开宴会,毕竟开宴会讲究的就是一个气氛,没气氛了,喝什么都没用。

    等到奥丁重伤陷入沉睡,王宫现在由托尔说了算,那自然就自己怎么开心怎么来。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