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六十六章(3 / 5)

加入书签

磁场

    从地底延伸到太空,形成科学家口中的“磁层”。没有磁场,地球可能压根不会有生命诞生!更别提那些依赖磁场运行的科技,比如发电机、核磁共振仪,甚至你手机里的硬盘。没有地核的“默默付出”,我们的世界会完全不同!

    现在,我们进入更震撼的部分??地核居然不是一个老老实实的球体,它可能在“变身”!

    过去,我们以为地核是个完美的球形,但最新研究发现,它会周期性地”被压扁”或“拉长”。这可不是媒体炒作的“地核停转”那种耸人听闻的标题,而是科学家通过地震波研究得出的结论。

    地震波怎么帮忙?当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会像X光一样穿过地球。科学家发现,地震波在穿过地核时,速度会发生变化,这暗示地核的结构并不均匀。地核的固体内核外包裹着液态外核,两者交界处的物质有点像“流动的铁

    浆”,既粘稠又能变形。这些微小的形变可能一年发生多次,和地底超高温高压环境有关。

    《自然地球科学》的一篇研究指出,这种周期性变形就像地核在“呼吸”,虽然变化微小,但足以让科学家们兴奋不已。这简直是地底版的“变形金刚”!

    除了会“变形”,地核还有个有趣的“个性”??它转得比地球其他部分快!科学家把这叫“超转”。你可以把地核想象成一个“调皮的孩子”,跑得比地球表面稍快一点。但有时候,它也会“偷懒”,转速慢下来,几乎跟地球同

    步。几年前,媒体曾炒作“地核停转”,其实只是超转状态暂时减弱,内核转速略微放缓。地核的转速变化可能每几十年发生一次,甚至会让一天的长度产生几微秒的波动!别担心,这点变化只有精密仪器才能测到,对日常生活毫

    无影响。但对科学家来说,这些微妙变化是研究地球内部动态的“宝藏”。更重要的是,地核转速的变化可能影响磁场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地核的每一个“小动作”,都在悄悄影响地球的“保护伞”!

    总之,地核的温度越高,越是活跃,那么星球的磁场就越活跃。

    这样防护就越稳固。

    以上因素具备,那么这颗星球就具备了诞生生命的条件。

    斯瓦塔尔夫海姆恰恰具备这一切的条件。

    只可惜......现在这颗星球上,没有任何生命痕迹。

    连微生物都很少很少。

    没办法,这颗星球几千年前才刚刚接受了毁灭性打击!

    那种彻底的,没有丝毫余地的打击。

    阿斯加德和斯瓦塔尔夫海姆的土著黑暗精灵,将这颗星球的大气彻底点燃,任何氧原子都被燃烧殆尽。哪怕生命体中的氧原子也是如此!

    这导致整颗星球任何一丁点和生命沾边的东西都遭到了破坏。

    大气中没有可供互相的氧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