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六十九章(2 / 5)

加入书签

夸赞

    连连。不过,汉文帝心中不会犯嘀咕:这军队都听周亚夫的,会不会出什么意外呢?后来,七国之乱爆发,平叛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周亚夫的头上。周亚夫的作战策略很简单,让梁王消耗敌人,自己切断叛军粮道。梁王这边打得

    昏天黑地,一直催周亚夫救援,周亚夫一律不管。这个梁王是汉景帝的亲弟弟,是窦太后最疼爱的小儿子。但周亚夫可不管,汉景帝下令,赶紧去救梁王,周亚夫不去,依旧按照制定策略作战。

    仅仅过去三个月,周亚夫就平定了七国之乱。

    这一战,周亚夫得罪了梁王,汉景帝也有些不爽,一个不听命令的武将始终是一个隐患。汉景帝不久就夺了周亚夫的兵权,让他当丞相。汉景帝要废太子刘荣,周亚夫不同意;太后给皇后的哥哥封侯,周亚夫说高祖说过,没

    有功劳不能封侯;如此种种,不可胜数。周亚夫这个丞相做不下去了,上书辞职,汉景帝也痛快地答应了。后来,有人举报周亚夫谋反,证据是周亚夫的儿子买了五百具铠甲。皇帝就派人去周亚夫是怎么回事,周亚夫拒不回答,

    很显然,周亚夫生气皇帝不信任自己。皇帝知道后,破口大骂,将其下狱。

    廷尉问周亚夫:君侯为什么要谋反啊?”

    周亚夫答道:儿子买的都是陪葬品,怎么说是谋反呢?

    廷尉说:那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谋反吧!

    周亚夫在狱中被打死。周亚夫是不是忠臣?当然是,他的行事标准都是以国家的利益为最高标准,这才军令严明,打造一支精锐之师;在作战中,以整体大局为重,不顾梁王危急。这样的人,国家有难的时候,自然是极其需

    要的,但一旦到了和平时期,必定为君王所不喜。因为他忠于的是国家利益,而不是君王本身。所以他不会阿谀奉承,不会讨好君王。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虽然大汉朝是君主的,但是汉朝的利益和皇帝的利益并不完全一

    致。周亚夫忠于的是大汉王朝,是汉家天下,而皇帝要求的是他先无条件忠于自己,再去忠于大汉王朝。

    说完周亚夫,再说说与他恰恰相反的例子。

    乾隆皇帝好下江南游玩,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每次都是盛大出行,耗资巨大,这钱从哪里来成了一个问题。前面四次南巡,每次都要花费四十余万两白银,到了第五次准备出发江南时,一些官员就开始

    反对,理由是国库空虚。大臣们说得在理啊,乾隆也不好反对。这个时候,和?站出来了,表示坚决支持皇上南巡,费用方面不是问题,全部由他和?出面解决。和?当然不会自己掏腰包,他早就安排好了,资金主要是由扬州盐

    商承担,当然也还有各地官员的孝敬。这些钱一部分供皇上享用,很大一部分流入了他自己的腰包。乾隆御驾还没动身,和?已经传令各省的督抚、河防、盐政、盐务总商,命他们加紧疏通道路,清理河道,翻新行宫,督造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